论语十则,论语十则原文,孔子论语十则
《论语》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,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。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,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,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、伦理思想、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。与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孟子》《诗经》《尚书》《礼记》《易经》《春秋》并称“四书五经”。通行本《论语》共二十篇。此外,结合时事或实用功能而对《论语》进行评析和解说的,后世颇多,而以有明一代为极盛,其中以张居正的《论语别裁》和冯梦龙原着的《四书指月》,而后者则经诗人、学者阿袁(即陈忠远)编着的《论语指月》为代表。
论语十则
1、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(《学而》)
2、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(《学而》)
3、子曰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(《为政》)
4、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(《为政》)
5、子曰:“由,诲汝知之乎!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”(《为政》)
6、子曰: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”(《里仁》)
7、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(《述而》)
8、曾子曰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
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”(《泰伯》)
9、子曰:“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”(《子罕》)
10、子贡问曰:“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?”
子曰:“其恕乎!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(《卫灵公》)